异龙湖初秋 用镜头窥探紫水鸡成长之旅
2025年初秋时节的一个下午,我从四川成都到云南石屏来旅居的生态摄影师胡老口中获悉,在异龙湖湿地公园九曲叠翠片区睡莲丛,有一对紫水鸡“夫妇”每天早晚都会准时带着四只幼鸟在睡莲丛和菖蒲丛中觅食,胡老试探性地问我感不感兴趣,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拍。获此信息,我欣喜若狂,8年来,作为异龙湖的一名鸟类监测者,生态摄影师,在已流逝的监测岁月中,对异龙湖里的紫水鸡,我监测拍到各种姿态画面甚多,但唯有紫水鸡带幼雏觅食画面,至今为零仍未拍到,说来深感遗憾与面愧,面对突入袭来重磅消息,你说我能不感冒动心?
期盼着爸爸觅得一口美食归来 
爸妈带大宝二宝上哪儿溜达了,不管咱两了吗 
别争抢、轮番来
紫水鸡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成年鸟两性相似,喙鲜红而粗大,暗红色的跗蹠和趾长而有力,能用脚趾抓住食物,用锋利的喙撕碎食物下咽,在秧鸡科中很特殊。紫水鸡体羽大都为紫色或蓝色,尾下覆羽白色,翅和胸蓝绿色。紫水鸡主要以植物为食,偶也吃鱼类和螺蛳,属国家二级保护。紫水鸡在异龙湖属留鸟,常驻“居民”,在异龙湖属“网红鸟”和“明星鸟”,常见种。
按照胡老提供的信息来源,当天下午下班后,匆忙吃过晚饭,我并身挎相机,骑着摩托车,迫不及待冲向了拍摄地。胡老提供紫水鸡带幼鸟觅食的区域属异龙湖南岸,准确说属九曲叠翠片区,距离县城约4公里。当日晚18:20骑车出门约15分钟后,在胡老推荐微信位置引导下,我顺利抵达拍摄地。在此片区,只见生境类型分布有睡莲丛、菖蒲丛、人工岛,良好的生态环境,特适宜紫水鸡栖息觅食。站在环湖彩道上,胡老用手指着距离岸边约10米外一处菖蒲丛树根洒落有干草的草堆津津乐道向我介绍,这就是紫水鸡的巢穴,日落之前一对紫水鸡“夫妇”会悠哉悠哉带领四只幼崽归巢。消息属实准确?我急忙用相机窥探睡莲丛和菖蒲丛,紫水鸡在哪儿?咋连个影子也看不到呢?用相机瞄着不远处的干草丛,巢穴随意粗糙且简单,这能是紫水鸡的巢穴?我在心里不禁暗暗嘀咕,这片区真有紫水鸡?胡老站在我身旁,貌似猜到我的心思后,拍拍我的肩膀说,别着急,小伙子,现在太阳还高,紫水鸡还躲在睡莲丛和菖蒲丛中觅食,还未露面。从胡老的话语中,我算是彻底醒悟了,要拍到具佳的鸟类照片,除了运气,更多的是得花时间花精力,等、守,不浮躁,平心静气,才是摄鸟人的最佳状态和最好心态。在来回走动脚步和闲聊话语声中太阳慢慢在西沉,约19:40,在距离巢穴5米外的睡莲丛,一只紫水鸡和四只幼崽在睡莲丛中初探出头来,生怕我错过拍摄好时机,胡老连忙告诉我,快看,那就是紫水鸡的雌鸟,它带着幼崽归巢了。我顺着胡老的手指方向端起相机用镜头窥探,果真看见紫水鸡身影。在睡莲丛,妈妈小心翼翼走在前,四只幼崽悠哉游哉跟在后,它们走走停停,妈妈遇见美食,迅速啄起,第一时间轮番喂给自己的宝宝。第一次监测紫水鸡带幼崽实景,我欣喜加激动,把相机迅速调到连拍模式,手指啪啪啪不停按动快门。兴许是距离太近,还是相机哒哒哒快门声惊吓到了紫水鸡,处于本能的意识反应,只见它们迅速钻进睡莲丛隐蔽起来,迟迟不肯露面。过了5分钟,紫水鸡妈妈再次从睡莲丛探出头来,四只幼崽屁颠屁颠跟在妈妈身后,我再次开启疯狂扫射模式。妈妈归巢后,第一件事是检查巢穴的安全性与稳固性,只见它反反复复离开巢穴,一刻不停用喙衔来干草,重新整理铺垫巢穴,幼崽们帮不上半点忙,只是站在不远处张望。都说,家是温馨的幸福港湾,但于紫水鸡爸爸而言,他不归巢,并非他不爱家,而是他责任重大,他在巢穴附近巡逻站岗,保持警戒,确保巢穴安全。待妈妈把巢穴料理完毕,变得舒适、温暖、安全,宝宝们陆续慢慢靠近进入巢穴,依偎在妈妈的腹部或双羽下,结束了一天的生活。夕阳西下,天色渐暗,万籁俱寂,在暮色中,幼崽们在妈妈温暖怀抱中酣畅入梦。

菖蒲从中透个气 
叼草筑巢 
离巢觅食
在异龙湖,紫水鸡属留鸟,留鸟的显著特征是什么?那就是要在当地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带幼崽觅食,作为异龙湖鸟类监测者,我深知,紫水鸡带幼崽觅食的照片和视频是证实紫水鸡在异龙湖属留鸟最有力的佐证,拍好影像资料,记录好紫水鸡在异龙湖生存现状,不仅是野保人身上责任与担当,更是对异龙湖生物多样性发声发力最好表现方式。基于此番想法,在巨大“压力”感召下,第二天早晨6点起床简单洗漱后,我又骑车走向异龙湖拍摄紫水鸡。原想着时间较早太阳还未升起,紫水鸡应该还会呆在巢穴,一家亲呆在巢穴拍到的几率较大,不曾想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到达现场,只见巢穴空荡荡的,紫水鸡早已带着幼崽离开巢穴觅食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算是彻底明白此句话的含义了。胡老曾向我透露过,此窝紫水鸡觅食的区域不会太广,只会在巢穴附近的睡莲丛和菖蒲丛活动,关键是得有耐心守候。在长长的彩色道,我来回走动用镜头窥探着睡莲丛、菖蒲丛,10、20分钟过去了,始终未见紫水鸡露面,今早是与紫水鸡无缘?真的要无功而返?带着沮丧不甘的心情,继续再搜寻,约8:40,紫水鸡爸妈从菖蒲丛边沿探出头,左顾右探确保安全后,慢慢走进一处青草丛,不一会儿,身后的四只幼崽也怯生生走出来了。在青草丛,紫水鸡夫妇一会儿用喙叼来睡莲嫩茎、一会儿用爪子和喙扒开杂草丛,啄食美味。紫水鸡幼崽全身黑漆漆毛绒绒,如不是与亲鸟呆在一起觅食,估计很难有人能辨别出它们是紫水鸡幼崽,它们与黑水鸡、白胸苦恶鸟幼鸟相似度较高。在青草丛中,沐浴着和熙的阳光,紫水鸡夫妇俩为抚养幼崽忙得不亦乐乎,吃饱喝足的幼崽在开阔地方寸间一会儿伸伸腿,一会儿展展翅,一会儿蹦蹦跳,时时不忘在父母和兄妹面前臭美炫耀一把。
妈妈带我去觅食 
妈妈撬开螺盖,即将给们品尝饕餮盛宴 
妈妈精心整理巢穴
今年的这个秋天,缘于紫水鸡,情系异龙湖,属我较为忙碌的一个季节,每天早晚,我都会身挎相机,零距离走进异龙湖,把关注紫水鸡,拍摄紫水鸡作为我的首要任务。在九曲叠翠片区,经过数日来的监测拍摄,在不同区域几处荷花塘、睡莲丛、菖蒲丛,我共监测发现3窝紫水鸡11只,其中幼鸟3只,亚成体5只。由于每窝出生时间段不一,较晚的幼鸟全身还黑漆漆毛绒绒难予辨别,较早的体型差不多和父母相差无几,双羽的毛色逐渐变成蓝紫色,它们已经明显具有成鸟紫水鸡显著特征,一眼并能识别。紫水鸡幼雏虽属早成鸟,但也需要“父母”共同喂养一个多月后才能独立生活。在异龙湖这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园,紫水鸡夫妇对自己的“孩子”尽职尽责。在荷花塘、睡莲丛、菖蒲丛,每天早晚,紫水鸡夫妇都要悠哉游哉带领幼崽觅食,鲜嫩的莲籽、睡莲嫩茎、青草嫩根属它们最爱。父母觅到食物后,它们会用前脚趾抓住食物,用喙撕成小块细心地喂给幼崽,保证都能吃饱,一个也不能少,场面温馨满满。遛娃、闲逛、觅食、训练,是父母每天带幼崽必须完成的必修课,刚出生不久,初来咋到地球家园,小家伙们对身旁这个世界处处充满新奇。在“父母”悉心照料下幼崽身体发育良好,健康又活泼,每天尾随在父母身旁,待吃饱后幼崽们显得异常活跃,学着父母的样子,亮翅蹬腿、上窜下跳、快速奔跑,相互追啄,在跟随父母学习觅食技能的同时,小家伙们也处处呈现出别样的灵动、野性、呆萌,甚是可爱。
妈妈开启遛娃模式 
妈妈找到了美食大餐 
每一口都是妈妈竭力付出
八年来的监测拍摄历史,让我对紫水鸡食物有了一定了解,它们主要以素食为主,我之前拍摄过的紫水鸡觅食画面已确实只有它们觅食莲籽、嫩根、嫩茎画面,但在今年秋天某一个早晨,在一浅滩青草丛,我用相机意外监测到一只紫水鸡妈妈在觅食时找到了一个较大福寿螺,只见它用脚趾奋力把福寿螺从草丛中抓出,用喙叼着疾步走向不远处的幼崽。幼崽们见妈妈叼来美食,迅速跑向妈妈身边,妈妈用坚硬锋利的喙撬开螺盖后,啄起螺肉轮番喂给自己的���宝们。兴许是初次吃荤,幼崽们显得异常兴奋,它们围在妈妈身旁,还不等妈妈啄出螺肉,还没轮到自己,它们早已迫不及待扑腾着稚嫩的双羽,去尽力争抢,生怕妈妈偏心把自己给遗忘,于小家伙们而言,机会难得,毕竟这顿饕餮盛宴不是每天都能品尝到。沐浴着秋日的阳光雨露,依偎在妈妈身边,幼崽们吃得津津有味,站在10米开外的岸边,我平心静气用镜头窥探着每一帧画面,感慨颇深,儿多母苦,抚养幼鸟之道虽说艰难,但紫水鸡父母依然肩负起责任、担当大爱精神,尽心尽力去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幼崽,确保它们健康、安全、快乐成长。
觅食穿梭睡莲丛 
夕阳西下、暮色渐暗,幼崽们陆续归巢 
游荡荷花塘
2025年的这个秋天,于我而言,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季节,感恩生活让我在秀美的异龙湖遇见紫水鸡,源于用心用情和锲而不舍的守护,我用镜头视界捕捉到了紫水鸡带领幼崽精彩瞬间,紫水鸡开荤吃螺蛳再次颠覆了我先前的认知,透过紫水鸡妈妈给幼崽喂食一帧帧温情画面,让我明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份量有多重,有多深,这个秋天,我的思想、灵魂、内心情感随着紫水鸡一起成长。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生态摄影师,面对异彩纷呈的大自然,当我们用镜头视界窥探着形态各异的飞羽瞬间时,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心境去想去拍?是猎奇?是随性?是从众?我以为,是要永远保持一颗对自然和鸟儿敬畏之心,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用心去观察,用情去留真,拍出鸟儿细节表现,拍出故事、拍出情节、拍出情感、拍出温度、拍出意境,用镜头语言把鸟儿背后的故事讲得出彩。2025年这个秋天在异龙湖拍摄紫水鸡带幼鸟觅食画面,受拍摄器材、拍摄环境、天气变化等诸多条件限制虽不尽完美,但却是我花时间花精力换来的成果,监测拍摄异龙湖野生鸟类,用影像留真,作为喝着异龙湖水长大的石屏人,作为异龙湖一名生态摄影师,这是对家乡这方水土,对高原明珠——异龙湖应尽的一份责任与但当,更是作为一名摄影人交给家乡人民审阅的一份“作业”。
远方有敌情 
这是美食,叼稳洛
爸爸不归巢,巡逻站岗保安全